首页 > 财务管理 > 会计核算

13种实用的方法与路径

一、假设问题存在求证法

    人员带着疑问和问题去实施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最见成效的。这一点符合国家存在的前提假设,即国家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客体舞弊客观存在为基本假设,通过国家成本的较少支出去遏止或阻止因舞弊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与国家同时发挥作用的还有社会和内部,但三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国家的本质就是监督,通过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约束,国家维护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或社会公众利益;内部则是针对内部集团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维护的是本部门或本单位团体的利益;社会则是一种受托行为的中介服务,因对委托的客体发表公正性的师意见而倍受报表使用者或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社会的有偿性往往会使最终发表的师意见受制于委托人。因此,具有法定独立地位的国家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通过假设问题的存在去收集证据,从而求证问题的真实结果,验证人员对问题的最终判断符合舞弊行为发生的基本规律,也是提高的效率的有效途径,使人员的活动行为有的放矢。其必要的路径为:利用客体提供的资料评估其经济活动行为→找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找问题存在的可能疑点→分析疑点对经济活动行为影响程度→确定样本→收集证据→求证问题的真实性。

    二、审前征集线索法

    线索的提供者一般情况下都是知情者,因为舞弊的最终结果是在使得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侵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或是国家利益或是社会公众利益,这些都会促使知情者在安全的情况通过第三者(如组)予以遏止的愿望,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人员对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的了解是不充分的,国家所面对的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也是多样化的,在人员处于信息掌握的劣势地位去揭示客体舞弊问题往往如大海捞针。一方面,国家成本与作业时间的制约要求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客体舞弊行为的预谋性与隐蔽性藏匿在巨大经济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或事件中,并在虚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保护下使人员在有限的时间里难以揭示,导致工作事倍功半或失败。此时,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寻找线索,通过线索收集证据。路径:公告事项→提供组联系方式→获取线索→甄别线索的真伪→收集证据→查证问题。如署驻武汉特派办在某市进行国土前,召开大型进点会,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广泛发布消息,公布了4部举报热线电话。40天内就接到了106封举报信,312个举报电话,接待上访达195人次,经查证,发现违法倒卖土地等案件6起,6人次被司法机关逮捕,另向有关部门移送了70封可信度高的人民来信。

编辑推荐:
{dede:field.title/}

推荐